加点歌 活动2

活动 2 边说边做
涉及领域:语言、健康
 《3-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》目标参考:
 在阅读图书和生活情境中对文字符号感兴趣,知道文字表示一定的意义。能初步感受文学语言的美。
阅读目标
1. 进一步理解儿歌的内容,并能熟练地朗读儿歌。
2. 能根据自己的理解,创造性地朗读儿歌。
3. 尝试创编儿歌,体会创编的乐趣。
4. 复习重点字词“方”、“乌”、“广”、“万”、“晒”、“丸”。
阅读准备
1.《启蒙阅读》幼儿读本第六套第一册人手一册,配乐朗读 CD、歌曲 CD。
2. 教师自制:朗读常规字条。加点前后的字宝宝大字卡一套;和大字卡大小相同的白卡 12 张。
阅读过程
一、导入活动:拍手问答歌(可看着儿歌回答)
  引导语:小字点像魔术师一样给 6 个字宝宝分别加了一个笔画点,就变成了新字,你们还记得它们都是谁吗?
  问:“厂”字加点后做什么?答:建“广”场。
  问:“万”字加点后变什么?答:看前“方”。
  问:“大”下加点后做什么?答:晒“太”阳。
  问:“乌”字加点后做什么?答:“鸟”飞翔。
  问:“免”字加点后变什么?答:“兔”子跑。
  问:“九”字加点后变什么?答:“丸”子香。
二、阅读活动
(一)跟读儿歌
  1. 教师:小朋友还记得这首儿歌的名称是什么吗?
  2. 发书。请幼儿打开第一课《加点歌》,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“听听读读”板块中的“读全 文”,或播放配乐朗读 CD,全体幼儿跟读作品。(注意提示幼儿跟读常规)
(二)朗读儿歌
  1. 教师出示教学大范例,请幼儿自愿上前朗读作品。
  2. 创编儿歌。
  (1) 请小朋友想一想,以往学过的字宝宝里面有没有这样可以变魔术的字宝宝?有哪些?
  (2) 教师将原文中加“点”前后的字宝宝用白卡挡住。请幼儿将自己想到的以往学过的字宝宝替换进去。
  (3) 教师在黑板上出现加点后的字宝宝,引导幼儿找出去点后的字宝宝,并将它们贴在 对应的位置上。
  (4) 引导幼儿还可以将儿歌中的加点前后的字交换位置,将《加点歌》改成《去点歌》。如:
  “广”字去点建工“厂”,
  “方”字去点行“万”里;
  “太”字去点“大”哥好,
  “鸟”字去点变“乌”鸦;
  “兔”字去点可“免”费,
  “丸”字去点变“九”点。
  (5)幼儿朗诵改编的儿歌。
三、游戏活动
  边做边说,加深对儿歌内容的理解。
(一)利用肢体动作说儿歌
  1. 教师:小朋友,我们不用嘴发出声音,用身体怎样才能发出声音呢?
  2. 启发幼儿说出拍手、拍肩、拍腿、捻指、跺脚等动作。
  3. 教师引导幼儿边做动作边按节奏说儿歌:第一句拍手说,第二句拍肩说,第三句拍肚 子说,第四句拍腿说,第五句跺脚说,第六句捻指说。 (二)边做动作边问边答
  1. 老师有节奏地问,幼儿有节奏地边做对应的动作边回答。
  问:“厂”字加点后做什么?答:“厂”字加点建“广”场。
  问:“万”字加点后变什么?答:“万”字加点看前“方”。
  问:“大”下加点后做什么?答:“大”下加点晒“太”阳。
  问:“乌”字加点后做什么?答:“乌”字加点“鸟”飞翔。
  问:“免”字加点后变什么?答:“免”字加点“兔”子跑。
  问:“九”字加点后变什么?答:“九”字加点“丸”子香。
  2. 请一名幼儿问,其他幼儿答;或者将幼儿分成两组,一组幼儿问,一组幼儿边做动作边回答。
  3. 教师可以根据本班情况将动作换成乐器,如:铃鼓、响板、三角铁、沙锤等。
阅读活动延伸
1. 组织幼儿玩汉字:出示字卡“术”、“林”、“森”、“床”、“麻”,请幼儿数数 里面分别有几个独体字“木”。
2. 组织幼儿学唱歌曲《加点歌》。